算力领航,AI破局!数字中国报告速览



行业动态

— 行业事件 —


算力领航,AI破局!数字中国报告速览

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的《数字中国发展报告(2024年)》,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展现了我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系统性突破。从人工智能到算力网络,从数据要素到智能应用,科技力量正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。以下是报告中科技技术领域的核心亮点与未来方向:


一、人工智能: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,技术突破全球瞩目

1、生成式AI专利领跑全球

2024年,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公开专利达4.5万件,占全球总量的61.5%,标志着国产AI技术实现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。例如,科大讯飞基于星火大模型构建的公共服务平台,已在县域文旅、医疗诊断等领域落地,湖北省利川市通过大模型优化游客行程规划,显著提升服务效率。

工业场景规模化应用:全国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、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,覆盖80%以上制造业大类。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通过“知业大模型”赋能线缆企业,实现设备运维效率提升30%。

2、大模型技术加速产业融合

华为联合13家合作伙伴成立“AI CITY@城市智能体生态联盟”,推动政务服务、城市治理等场景的智能化升级;中国一汽基于通义大模型开发的“OpenMind”企业智能体,通过多轮对话实现业务自动化处理,提升企业运营效率。


二、算力网络:基础设施跃升,支撑智能化未来

1、算力规模与绿色转型

全国算力总规模达280 EFLOPS,八大枢纽节点新增算力占比超60%,其中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32%。绿电使用率超过80%,体现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资源优化效能。

超大规模算力集群突破: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《超大规模算力集群建设研究报告》提出,通过低精计算、弹性训练等技术优化AI集群性能,推动国产算力与国际领先水平接轨。

2、5G与物联网深度覆盖

累计建成5G基站425.1万个,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突破26.56亿户,为智能家居、车联网等应用提供高速连接基础。例如,南方电网通过无人机与AI大模型结合,实现输电线路巡检效率提升90%以上。


三、数据要素:市场化改革释放“新石油”价值

1、数据生产与流通技术突破

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.06 ZB,同比增长25%,结构化数据增速显著,显示数据加工能力提升。中国电子提出的“数据元件”理论,通过数据金库和元件仓实现数据安全流通,已在郑州、温州等城市落地,应用于金融、交通领域。

可信数据空间技术:蚂蚁密态科技推出“密态可信数据空间”,支持PB级数据分钟级计算,确保全流程加密,为跨行业数据融合提供技术保障。

2、公共数据开发与交易创新

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上线700项登记数据,数据交易市场规模超1600亿元。深圳数据交易所推出气象、农业等场景化数据产品,累计交易规模达65亿元,推动数据要素价值显性化。


四、前沿技术:数字孪生与智慧城市落地实践

1、数字孪生赋能生态治理

建成全球最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,黄河、长江流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洪涝预警响应时间缩短50%。中国市政华北院构建的数字水系统,实现水务设施智能化运行,提升管理效率30%以上。

2、智慧城市技术突破

华为“擎云智慧政务”和泉州“空天大数据平台”等案例,展示卫星遥感、AI分析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。例如,泉州通过“海域5G专网+卫星通信”融合组网,为海洋渔业提供数字化支持。


五、未来技术方向:聚焦“人工智能+”与量子计算

1、“人工智能+”深度融合

国家数据局提出,2025年将推动AI与医疗、教育等场景深度结合。例如,中国电信“公共资源交易AI大模型”通过算法优化招投标流程,杜绝人为干预,缩短周期30%。

2、量子计算与绿色技术

算力集群技术将向低能耗、高弹性方向发展,同时探索量子计算在密码学、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应用。国家数据局计划研制《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规划》,推动可信数据空间、区块链等技术规模化部署。


小结


《数字中国发展报告(2024年)》不仅展现了我国在人工智能、算力、数据要素等领域的全球竞争力,更揭示了科技如何重塑产业、治理与生态。未来,随着“人工智能+”的深化和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突破,中国有望在全球数字技术版图中占据更核心的位置。




关于我们


公司简介 



福建瀛联寰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,致力于政企数字化转型、流程智能化改造(RPA),以及加密通讯技术及产品的研发,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商。





公司核心业务


1

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

    统一规范,构建主数据资产,实现体系内核心数据的唯一性和可追溯;打通政企业务数据,用数据资产服务于业务;以业务流程为线索,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,实现投资、运作、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;以投资项目为主线,打破业财壁垒,推动业财融合,助力经营决策。


2

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

     紧紧围绕“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”要求,以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为手段,改进监管方式、提高履职能力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。


3

基于区块链的加密即时通讯工具

    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身份认证,通过多重加密算法实现端到端的安全通讯,全面保障用户数据安全。


4

机器人流程自动化(RPA)

    根据客户需求,提供机器人流程自动化、智能文档处理、对话式AI集成的智能自动化平台,构造多种数字化劳动力,实现业务全流程自动化,为用户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。


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,

数据来源:国家数据局、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公开报道;

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


News.

行业资讯